今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深刻指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现在应该再加上一个‘碳库’”,赋予“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新的维度、新的内涵。
“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 黄起青 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到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黄振芳家庭林场调研,并亲手种下三棵杉树。在《摆脱贫困》一书中,习近平首次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的“三库”绿色生态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亲手种下的三棵杉树 郑文敏 摄
殷殷嘱托,鉴照峥嵘岁月。近年来,周宁始终秉承绿色生态理念,在放大生态效益上下足功夫,做大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等生态产业,培育发展可再生能源、数字经济等新业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子。
林下“生金”百花齐放促发展
“1988年,习书记来我们林场,称赞林场搞得不错,为闽东绿化做了很大的成绩。前段时间,在新闻里又看到总书记提到‘三库’理念,并赋予了新的内涵,我感觉非常自豪。”今年94岁的周宁县七步镇后洋村村民黄振芳难掩激动之情。
“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30多年前,年逾半百的黄振芳开垦荒山植树造林,带领全村人掀起造林热,让后洋村座座“荒山”变“青山”。30多年后,后洋村积极探索林旅融合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谐牧业、三杉花卉、林下中草药种植等绿色产业纷纷“涌入”,推动村民增收致富,让“青山”变“金山”。2021年,后洋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
后洋村林下种植金线莲 郑文敏 摄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林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会一直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切实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县林业局局长阮孙富说,在“三库”绿色生态理念指引下,33年来,全县林地面积增加了52.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2.8%提高到72.96%。
少先队员在黄振芳家庭林场植树 郑文敏 摄
如今,周宁绿色家底逐年厚实,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福建省森林县城”“福建省园林县城”等,生态名片愈发耀眼。
生态绿色发展,群众共享红利。2021年,周宁启动“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建设,聚焦“三库”理念、阐释“三库”理论、讲述“三库”故事,强调“以林兴业”,进一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打造“黄振芳”生态文化品牌,成为全省首个“林业生态文明实践基地”。
小学生在“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郑文敏 摄
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周宁县利用林地9万多亩发展林下经济,培育黄振芳式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00多家,从业人数近万人,总产值超过3亿元,涌现出后洋、紫竹等一批林下产业引领农民增收的典型示范村,带动广大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绿色“碳索”不砍树也能致富
5月1日,周宁抽水蓄能电站3号机组总装完成,标志着3号机组由机电安装逐步向调试阶段转移,为该机组今年6月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电站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12亿千瓦时,投产后将大幅增强福建电网的调峰填谷、事故应急备用能力。
周宁抽水蓄能电站 叶晓晖 摄
如今,周宁抽水蓄能电站源源不断发出“绿电”。截至目前,该电站已累计发电3.33亿千瓦时,共节约系统标煤20.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0.28万吨。
周宁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地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缩影。周宁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境内峰峦起伏、山陡谷深、溪谷错综,清洁能源储量丰富。目前,我县已建成水电站39处,去年清洁能源总装机约175万千瓦。
有优势就要用足。去年5月,周宁县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签订清洁能源项目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在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综合储能、能源科技研究等清洁能源领域开展项目投资合作,深耕清洁能源。
七彩后洋林子杰 摄
山城“碳索”不止。周宁县积极推进林业碳汇工作,国有林场一期减排量成功在福建省海峡股权交易中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交易,成为宁德市首个实现成功交易的林业碳汇项目。目前,已累计成交13.6万吨,实现交易收入138.3万元,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也能富”的新路子。
“双碳”大潮涌动,如何进一步发力?周宁县创新设计了“碳汇+”融资模式,为县域范围内拥有碳汇资源的农户、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主体、小微企业等,量身打造了专属碳汇金融产品“碳汇贷”。目前,已为后洋村、苏家山村发放贷款30万元。
“没想到森林还可以这样贷款呀。我们会用这笔钱继续发展林下中草药种植、林下旅游等,把山林经营好,让这笔绿色财富源源不断。”有了“碳库”福利,后洋村党支部书记张妙香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生态“出彩”深耕沃野绘新景
“含绿量”带来“含金量”。周宁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把生态佳转变为“生态+”,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县情实际、富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走进周宁县泗桥乡坂坑村,青山凝翠,村庄整洁,一派清新幽静。落户于此的天蓝蓝生态农业公司高山花卉大棚中的各种名贵杜鹃娇艳欲滴,年轻主播们忙碌着带货直播,又让这个山村显得格外生机勃勃。
近年来,坂坑村大力推进“绿盈乡村”建设,以党建带村建,实施治水改厕、房屋外立面改造、主街道改造提升等项目,探索“户分类、村收集、湿垃圾生态处理、干垃圾回收清运”的垃圾分类治理模式,村居环境焕然一新。
好山好水引来了好产业。坂坑村积极推进“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高山冷凉花卉、高山水果、淡水渔业等产业,做足“绿色”文章,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茶乡晨曲 张家灼 摄
这样的绿色创新发展故事,在周宁乡村不断发生,绿水青山正在加快成为村民的金山银山。
苏家山村依托生态茶园,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路子,短短几年间,该村接待游客量超过百万人次;玛坑乡首章村深入挖掘优势资源,建成现代生态茶园1100亩,形成“种、养、创、游”为一体的观光休闲生态旅游富民产业……
释放生态活力,让绿水青山为发展赋能。周宁县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及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全面推动高山云雾茶、高山冷凉花卉、高山高优蔬菜、高山晚熟水果等生态产业发展,创新探索“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打好生态牌,念活生态经,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工人正在查看多肉种苗生长情况 汤文娟摄
截至目前,我县拥有茶园面积10.7万亩,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0.2亿元;高山蔬菜种植面积约3.72万亩,产量4.7万吨,产值1.93亿元;水果种植面积1.63万亩,产量1.55万吨,产值1.19亿元。
好生态带来好“钱”景。2021年,周宁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30元,增长12.0%。
黄振芳在“三库”生态文明学习实践基地为学生讲述“习爷爷在宁德的故事” 叶晓晖 摄
新内涵带来新发展。接下来,周宁将继续围绕生态、产业、城乡“三位一体”,实施“西拓南承、呼应湾区”战略,着力逐绿前行,夯实生态基底;着力绿色赋能,调优产业结构;着力与绿共生,提升城乡品质,让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不断增强。